艾滋病感染者的正念冥想思维训练
本帖最后由 freetest 于 2023-5-7 11:50 编辑大家好,我是一名疾控医生,从事艾滋病防控工作11年了。目前的研究方向是艾滋病感染者成功老龄过程中的心理资本建立。感染HIV 后,感染者们一般会有相似的境遇。原有生活规划发生变化,人生不确定性增加,心中不安,甚至焦虑、抑郁。虽然目前治疗条件已经能实现死不了、能工作、可生育,但在漫长的人生中,如何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拥有快乐的人生仍是感染着们期冀的美好愿望。今天,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愿望并不遥远。目前,在心理学领域,正念认知和正念减压技术已被应用了三十余年。其发明者美国人鲍勃.斯塔尔博士,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利用佛学中正念冥想的思想应用于临床治疗。发现对于艾滋病、抑郁、高血压、下背痛等长期压力导致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它的原理很简单:心里干净了,烦心事少了,身体的负担也就轻了。正念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思维训练方式,让人们专注于当下,而不是常常陷入对过去和未老的思考,这种思考方式常使人产生焦虑、悔恨、无法自拔的心态。我们先从正念减压入手,整个过程为期8周,每周交给大家一些技巧,十分简单、实用,休息、坐公交车的时候就能练习。本项目使用的指导教材可以在网上淘宝店买到:
[*]正念禅修:在喧嚣的世界中获取安宁
[*]正念生活:减压之道(喜马拉雅里也有音频书)今天,我们带大家一起进入第一周认识正念。普通人的生活由各种关系和琐事组成,我们每天与他们相处,就像我们的父辈一样,为生活忙碌。这种忙碌的行为模式,在我们看来习以为常,各种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很好地适应着生活节奏,它也是植根于大脑中的条件反射。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生活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的大脑也开始不堪重负,忙到停不下来的自动导航模式成了生活常态。我们开始不停的忙碌,即便休息时,心里还在想着很多事情:明天的报表还差多少?孩子的辅导班该换了。领导最近脸色不好,要小心些。这些无形的思维好像一条条锁链,拴在我们心中,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心中就开始忐忑起来。对于艾滋病感染者,还有些特别的因素,对于社会歧视的戒心,担心别恩知道自己的感染状态,让他们的心中好像有一片沉甸甸的船锚,把这条船锁定在一条黑暗的航路上。人脑的意识空间本就有限,有这部分阴暗的区域在,感染者想开心起来并不容易。这里介绍一下佛学的基本知识。佛学认为人有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感知所处的世界,所收集到的信息汇聚成意识,即人们所说的第六感。在意识之后,还有两个层次(个人愚见水平有限)。佛学上分别称为末那识:可以理解为,人在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需要所产生的“假我”,如在单位有人会迎合领导所做出的表现,并非出于本心。另一个称为阿赖耶识:将末那识提供的信息生成种子存储起来。当遇到合适的机缘时,阿赖耶识存储的种子收到滋润,会反过来通过末那识作用于意识,进而影响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举例:生活中,我们从小受父母、老师教育要遵守道德。成年后有人不以为意,找小jie感染HIV。确诊后心理会非常不适,担心自己的将来和外界的歧视。这里我们从小受的教育,耳闻目染成年人规范行为,被我们的五种感官获取,生成意识,形成是非判断,这些判断告诉我们要按照这种规范生活,否则会有不良后果。这就像一颗种子一样,通过末那识,表现出来我们在人前规规矩矩,内心深处的阿赖耶识也存储了这颗种子。同时,生活中我们也有欲望,饮食男女,这些生活所需一样也通过五感-》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的通路化作种子存储起来。因此,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人前本本分分做人,但当到了一个没人监督的环境,艳遇上门,阿赖耶识中欲望的种子萌发,道德的种子约束力降低,人的们会做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一句话:意识被干扰了。事后,一旦确诊感染HIV,阿赖耶识中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的道德力量开始猛涨,相关的不良记忆都被唤醒,悔恨、不安、恐惧接踵而至。这时意识同样被干扰了。有人可能会说,佛学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是迷信。这里说明一下,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能够证实前面所讲的内容。眼耳鼻舌身的感官在大脑中有对应得初级神经网络,采集各种信息,输送到高级神经网络汇总判断时间、空间、抽象思维、逻辑判断,这些神经网络所组成的通路会形成固定模式,即人类习惯的根源。所以,每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有特定的习惯模式。当发生变化时,如感染hiv,人们依据过往的初步经验,如网上信息、常识,认为天塌了,痛不欲生。在得到医生专业指导后,明白死不了、能工作、可生育、寿命长,心里踏实很多。讲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几个现象:
[*]人们在没有看到事实的情况下,可能会根据对外界的初步了解、常识、个人初步经验就做出判断,而这个判断将引发行为、躯体感受、情绪的变化。
[*]人们意识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可能做出不理智的判断。 正念是指对当下所发生的一切全部觉察,从而不进行任何判断,包括培养身心的觉察和生活在当下。从而使人们活得更为真实,不容易受困于不良思维方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