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一文字 发表于 2013-4-3 11:35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发展史及启示

1.“不治阶段”1981~1987年,人们致力于艾滋病病因及致病机制的研究,临床尚无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故艾滋病处于“不治”时期。1983年以前,连病因都不清楚,当然谈不上如何治疗。1983年后,随着HIV的发现,通过研究HIV侵入人体免疫细胞后的生活史,逐年阐明生活史中的多个关键阶段,进而出现针对不同阶段的药物出现。

叛逆一文字 发表于 2013-4-3 11:36

2.“难治阶段”1987~1996年,艾滋病进入“难治”时期。1987年齐多夫定(AZT)问世,其实该药早年就已合成,本来是参加抗癌药物的筛选,但由于抗癌作用不理想,被搁置一边。HIV被发现后,科学家在研究HIV感染者的CD4+T细胞后的生活史时,证实病毒首先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把病毒的RNA反转录为DNA,然后再进入以后的几个阶段,而AZT则具有抑制反转录酶的作用。AZT属核苷类似物(即NRTIs),也有称之为模拟核苷。众所周知,病毒的复制需要有几个基本的核苷,即胸苷、腺苷、鸟苷、胞苷,AZT乃模拟胸苷,AZT进入人体后的代谢物具有抑制上述反转录酶的作用,此作用通过两个机制来完成:其一是代谢物与天然底物(脱氧胸苷一5'一三磷酸酯)竞争,并参与HIV-DNA的合成;其二是由模拟核苷嵌入HIV—DNA中,使DNA链不能延长。

叛逆一文字 发表于 2013-4-3 11:36

1995年前,抗HIV药物仅限于反转录酶抑制剂一类。继AZT后,新发展的抗反转录酶药物有1991年上市的去羟肌苷(ddI),属腺苷类似物,1992年的扎西他滨(DDC),属胞苷类似物,1994年的司他夫定(d4T)则与AZT相似,为胸苷类似物。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相似,均作用于单一环节,因此效果有限,我们把1996年以前的艾滋病治疗阶段称为“难治阶段”。

叛逆一文字 发表于 2013-4-3 11:38

3.“可治阶段”这是由于1995年12月起,另一类药物即蛋白酶抑制剂问世,使得治疗手段增多,可用PIs联合反转录酶抑制剂来治疗艾滋病,即人们所称的“鸡尾酒疗法”,效果明显增加。蛋白酶是病毒在CD4+T淋巴细胞内复制过程中的另一重要酶,酶抑制剂可与蛋白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并抑制其活性,使HIV复制必需的成熟蛋白缺失,从而抑制HIV复制。1995年12月首先问世的是沙奎那韦,1996年出现利托那韦、茚地那韦。蛋白酶抑制剂的问世及联合治疗的开始,成为“可治阶段”的标志,但这个阶段除PIs的发现外,还有以下其他多种因素参与。

叛逆一文字 发表于 2013-4-3 11:39

1)几乎在蛋白酶抑制剂出现的同时,新一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问世,与前述NRTIs不同,不属于核苷类似物,称为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这些药物通过药物与反转录酶直接连接来抑制酶的作用,该类药物有奈韦拉平(NVP),1998年又出现依非韦仑(EFV),后者一直沿用至今,成为“骨干药物",即以它为主,联合NR-TIs来治疗艾滋病。NNRTIs的出现,丰富了治疗方案。(2)PIs和NRTIs新品种增加,使HAART方案进一步优化。
(3)新的合剂不断上市,这些合剂有以下不同种类。

叛逆一文字 发表于 2013-4-3 11:39

1)蛋白酶抑制剂的合剂: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LPV)与利托那韦合剂的剂量配比为400 mg:100 mg,该配伍利用利托那韦可抑制代谢酶CYP3 A4的作用,借以提高洛匹那韦的浓度;目前国内批准上市仅此一种,但临床应用同样机制,采用不同蛋白酶抑制剂与利托那韦配伍,均可提高效果。
2)NRTIs的联合制剂:最早为齐多夫定与拉米夫定(3TC)的合剂,相似的有阿巴卡维(ABC)+拉米夫定、替诺福韦(TDF)+恩曲他滨(FTC),这些合剂均有助于联合治疗,服用方便。
3)NNRTIs与NRTIs的合剂:目前美国推荐的良好联合治疗方案之一就是依非韦仑+恩曲他滨+替诺福韦,现已制成合剂,应用更为方便,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叛逆一文字 发表于 2013-4-3 11:40

(4)融合抑制剂研究成功:病毒要进入人的CD4+T淋巴细胞,首先必须与细胞膜融合,而融合抑制剂enfuvirtide(恩夫韦地,T20)则可阻断融合所必需的构象改变,该药由美国FDA批准上市已6年,因价格昂贵,限制了应用。    .
(5)辅助因子CCR5拮抗剂研究成功:病毒进入CD4+T淋巴细胞时,单靠病毒的gp41(糖蛋白)还不够,需有CCR5来协助,其拮抗剂的应用,也丰富了治疗手段。
(6)整合酶抑制剂:病毒RNA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反转录为DNA,后者又在整合酶的作用下,与CD4+T淋巴细胞的细胞核整合,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历时多年,终于成功,使抗HIV又增加了一个重要靶位。

叛逆一文字 发表于 2013-4-3 11:40

从上述内容可见,在近10余年的“可治阶段”中,已有许多手段从不同环节阻断病毒复制,各类药物的品种日益增多,联合方式日趋多样,使治疗效果明显趋好。尤其是HAART的应用,显著降低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近年来,融合抑制剂、辅助受体抑制剂及整合酶抑制剂等又相继研制成功,使患者寿命得以显著延长,让艾滋病患者看到了长期生存的曙光。

叛逆一文字 发表于 2013-4-3 11:41

发个帖子 累死我了晕啊还有字数限制555555555555555555555{:soso_e109:}

爱影随行 发表于 2013-4-3 12:30

谢谢楼主,辛苦啦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发展史及启示

本站为防艾公益性网站,志愿者建议仅供参考,请以医院诊断为准,感谢优尔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