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雅二院艾滋病研究室/艾滋病专科门诊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州大学医学院艾滋病研究室博士后湖南省卫生厅艾滋病治疗专家组专家 郑煜煌教授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irus, HI)所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通过性接触、血体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而感染。当前,艾滋病在全球广泛蔓延,并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
一、病原学
1. HI分类学
根据199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六次报告》,HI属于逆转录病毒科(Retroirus)、慢病毒属(lentiirus),分为HI-1和HI-2两个种。其中HI-1包括M、O、N亚型组,M亚型组有A、A2、B、C、D、E、F1、F2、G、H、J、K亚型; HI-2有A、B、C、D、E、F、G亚型。HI-1和HI-2有约60%的基因同源性, 二者生物学特征相似; HI-1在全球广泛流行, 而HI-2主要在西非洲局部传播。我国各地流行的主要是HI-1 B亚型(47.5%)、C亚型或B/C重组株(34.1%),其它各亚型也有流行;而HI-2仅在个别曾到过西非洲的国人中发现。
2. HI的结构和基因组
HI呈球状或椭球状,直径约100~200nM,由包膜和核心组成。外层类脂包膜表面有72个直径8nm的突起,包括表面蛋白gp120和跨膜蛋白gp41;内有圆柱状核心,由RNA逆转录酶、蛋白酶、DNA多聚酶、整合酶和结构蛋白(P24核心蛋白和P18基质蛋白)组成,并有两股单链的RNA。
HI-1基因组全长9181bp,包含9个基因, 分为: 三个结构基因gag、pol和en, 二个调节基因tat和re,四个辅助基因nef、if、pr和pu;HI-2基因组包括px而无pr,其它8个基因同HI-1。
HI-1和HI-2的基因组模式如图:
二、HI感染过程
1. HI感染的靶细胞
包括CD4+细胞( 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部分B细胞和NK细胞) 、树突状细胞DC、小胶质神经细胞、皮肤郎格罕细胞、肠上皮细胞和子宫颈上皮细胞等, 主要是CD4+细胞和DC。
2. 感染和复制过程
HI-1感染人体后,吸附于靶细胞表面的CD4上,病毒外膜蛋白gp120的3区与靶细胞的辅助受体CCR5、CXCR4等结合,病毒跨膜蛋白gp41与靶细胞膜上融合区发生融合,使病毒核衣壳进入靶细胞。HI在胞浆内脱去衣壳,双股RNA用逆转录酶和多聚酶合成cDNA, 进入胞核, 在整合酶的作用下, 双股DNA整合入靶细胞DNA中形成前病毒,可长期潜伏。在病毒被激活后再次转录,产生子代基因组RNA和mRNA,后者翻译成各种病毒蛋白,并装配成HI颗粒,以出芽方法释放出靶细胞, 完成复制过程。
3. HI-1感染和AIDS临床表现
原发HI感染(急性感染期)
HI-1侵入机体后2天到达局部淋巴结,5天进入血循环,在CD4+细胞中快速增殖,一周后可在血液中测出高滴度的HI病毒和P24抗原。感染后2~4周,可出现非特异的临床表现如:发热、疲乏、纳差、肌痛、关节痛、腹泻和淋巴结肿大等,大部分症状约2-3周内将消失,此时血中HI特异抗体尚检测不到。
无症状感染期
急性发作后继之数年无明显的症状。随着特异的体液免疫应答逐渐产生,高病毒血症降低,长期持续在104-106拷贝/ml左右;但感染者CD4+细胞逐渐下降,CD8+细胞逐渐上升,机体免疫力不断受损。感染后的3周-12周可测出HI抗体(夹心法ELISA),但多无临床表现; 少数感染者可表现为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综合征(PGL)。
艾滋病前期
HI感染后约6-8年,HI持续高度复制,感染者CD4+细胞降至<200个/ul,开始出现多种感染和艾滋病非典型症状,如发热、消瘦、全身不适、腹泻、淋巴结肿大、口腔毛状粘膜白斑病,鹅口疮、带状疱疹、结核病等。
艾滋病期
病程最后1-1.5年,患者CD4+细胞<50个/ul,各种艾滋病典型疾病陆续发生,如消化道念珠菌病、卡氏肺囊虫肺炎、弓形虫病、隐孢子虫病、巨细胞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进行性多发性脑白质病、卡波济肉瘤和淋巴瘤等。
三、HI/AIDS流行病学
自1982年美国发现5例同性恋者患有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迅速蔓延,目前已遍布五大洲190多个国家。2004年7月6日发表的联合国《2004年度全球艾滋病报告》中的最新数字显示,到2003年底,全球存活的HI/AIDS约3800万, 2003年新感染者约500万,死于AIDS者约300万,到目前为止,已有2000多万艾滋病患者死亡。非洲撒哈拉以南是HI/AIDS流行最严重的地区,该地区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约10%,但HI感染者占全球的70%左右的2500万。特别是南部非洲7国,蔓延率均超过17%,南非共和国的HI感染者约600万, 居世界首位。
亚洲是HI/AIDS迅速蔓延的地区, 中国大陆自1999年以来每年以约30%的速度递增。据我国卫生部测算,目前约有84万HI感染者,包括8万AIDS病人,另有22万患者已死亡。 2003年我国的HI感染者中,经静脉吸毒传播者约61.6%,经性接触传播者约8.4%,经不洁输血传播者约1.6%,母婴传播者约0.3%,不明传播途径者约18.7%。
艾滋病在我国快速增长已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10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访问浙江大学时指出:“中国必须刻不容缓地防止艾滋病的蔓延”。认为中国已经处于一个防治艾滋病的“决定性时刻”。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有令人满意的艾滋病疫苗正式投入使用,而现有的抗艾滋病毒药品则毒付作用多、费用昂贵且不能完全治愈该病。因此,只有严格控制传播途径,才是当前防止艾滋病流行最有效的手段。
众所周知,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体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1. 控制性传播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艾滋病主要是经性接触传播,占所有艾滋病毒感染者的70~80%,其中异性恋者占60~70%,同性恋者占5~10%。我国内地目前经性接触传播者占8.4%,台湾为77.6%,香港为81.9%。只要是有危险性高及无保护的性行为,不论是同性还是异性性接触,都有很大的可能由已感染了艾滋病毒的性伴处获得感染。男性同性恋者的肛交行为易使皮肤粘膜防御功能脆弱的直肠受损出血。故比异性间性行为更易藉由血液和精液感染,而具有更高的危险性。在以异性性行为为主的人群中,影响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因素是:无保护的高危性行为、性伴的感染情况和更换的频率、性行为的次数和是否患有其他性病等。
阻断性传播的主要原则是提倡健康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减少不安全的性行为、促进性活动中正确使用避孕套、及时治疗性病等。
(1)健康的性观念ABC 健康的性观念基本可以概括为禁欲、忠于配偶、以及正确使用避孕套等三个方面,简称为健康性观念ABC。
A (abstinence):指禁欲,即控制自己的性欲望。多个性伴、婚前和婚外性行为以及卖淫、嫖娼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危险行为,而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则是预防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要在青少年中开展性教育的同时,引导他们从小培养正确的恋爱、婚姻和家庭观,洁身自爱,保持童贞,同时要严厉打击卖淫嫖娼,特别是少女卖淫。
B (be faithful):忠实于自己的配偶。夫妻之间彼此忠诚,白头偕老;或性伴间相互忠诚,就可以保护双方免于感染艾滋病和性病。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保持童贞、忠于配偶、白头偕老等)应该作为社区和人群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首要内容。
C (condom):正确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感染及性病的措施中,推广使用避孕套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为简洁,较易于实行的办法。
现场大规模推广避孕套的对照观察发现,使用避孕套可使人群艾滋病和性病的感染率分别减少40%和60%。泰国从1991年起在妓女中开展百分之百推广避孕套运动,到1995年,妓女中性病的感染率已从原来的30%下降到1%,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每次性交都能正确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率可达95%以上。可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孕,还可以有效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