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艾滋病病毒 伦敦帝国学院:以阿德里亚诺·博阿索为首的来自美国和欧洲的科学家们正在针对艾滋病毒疫苗进行深入地研究。 网易探索9月21日报道 据了解,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一个研究组日前对外宣布,他们对艾滋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认为已经成功找到了能够防治艾滋病的疫苗,这可能会为人类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 该研究组的成员称,他们找到了一种能够防止艾滋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新方法——如果将病毒中的胆固醇从其细胞膜中移除,那么该病毒则无法再去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这就像一支军队失去了它们的武器,不过它们的旗帜还在,所以其它的军队仍会对其进行识别而继续进行攻击”,主持本次研究的伦敦帝国学院的阿德里亚诺·博阿索(Adriano Boasso)介绍说,该项目组目前正计划研究如何利用病毒的这一特性而研发针对性疫苗的可能性。 通常情况下,当人体感染艾滋病毒时,体内的先天免疫反应系统会马上进入防御状态。但一些研究者认为,艾滋病毒能够导致人体的先天免疫系统反应过度,这无疑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在病毒下一次入侵时的防御能力,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适应性免疫反应”。在博阿索团队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成功移除掉了病毒细胞膜中的胆固醇,同时他们发现这个方法能够阻止艾滋病毒去引发“先天免疫反应”症状,不过这也导致了一种更为强烈的、由免疫细胞“T细胞”引发的适应性反应。 全世界每年约有1800万人死于艾滋病,仅2009年就有约2600万人陷入艾滋病毒的折磨之中,目前全球的艾滋病毒携带者约有3330万人。而生产艾滋病毒药​​物的公司只有Gilead Bristol MyersSquibb、默克、辉瑞和葛兰素史克几家大型的医药巨头。多年来,包括企业、非营利组织和全球各国ZF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够有效防治艾滋病毒的疫苗,但大多收效甚微。 2009年,在泰国进行的一项涉及1.6万名艾滋病志愿者调查研究中,首次注射疫苗的患者只有一少部分的艾滋病毒得到了防治,由于防治率只有30%左右,所以研究人员们不得不重新进行研究。今年5月,美国的一个进行艾滋病毒疫苗实验性研究的团队表示,他们所研制的疫苗在一只身患艾滋病一年多的猴子身上发生了作用,阻止了病毒的进一步扩散,而这种疫苗在未来有可能会被使用到人类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上。 艾滋病毒的传染方式有很多种:性传染、吸毒者共用针头传染、母乳或血液传染等等,所以针对艾滋病毒的传染,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此外,艾滋病毒的变异速度非常快,能够隐藏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并随时攻击那些抗体细胞。 博阿索在报告中说道:“艾滋病毒是非常诡异,它能够躲开寄主的防御系统,通过引发过激反应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这就像是一辆车,长时间地在低档位行驶,突然将其换成高档,发动机就有可能被憋死,这也正是许多疫苗在半途失去效用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疫苗在识别出入侵者之后能够做出相应的适应性反应,但是如果病毒通过其它途径侵入,这些疫苗就难以做出了适应性反应了。” 根据研究人员的介绍,艾滋病毒的感染细胞位于其细胞膜之中。而这种细胞膜中含有胆固醇以保持它的流动性,使其与特定类型的细胞进行交互。通常情况下,免疫细胞的一个子集“浆细胞树突状细胞(pDCs)”能够迅速识别出艾滋病毒,并且通过产生一种名为“干扰素”的信号分子进行快速反应。这些信号分子能够帮助修复受损的免疫系统,但如果切换时间过长,则会对免疫系统形成破坏。通过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米兰大学和因斯布鲁克大学的科学家们的通力合作,博阿索的研究组发现,如果将艾滋病毒细胞膜中的胆固醇移除掉,它将无法激活pDCs细胞。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能够协调适应性反应的T细胞就可以更为有效地对抗艾滋病毒了。 该项研究的详细报告刊登在9月19日的《血液》杂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