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艾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923|回复: 0

远离四种艾滋误区 拒绝“恐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国,随着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普及,检测力度的加大,有更多的艾滋病感染者被检测发现。可是,这些感染者当中,疾控和医疗部门仅能掌握5%,95%以上的感染者不在控制之下。在传染源的管理上我们也有缺陷,致使艾滋病很容易在一般人群中传播。很多人发生一次高危行为后,都会担心感染艾滋病病毒,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造成近几年来“恐艾症”越来越多的原因。以前“恐艾”主要发生在高危人群,现在对艾滋病的恐惧已经扩散到普通人群,凡是自己感觉与艾滋病传播途径沾边的都担心,用“人人自危”来形容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解除“恐艾”的问题,下面就和大家探讨一下恐艾人群普遍存在的误区:

  一、关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由粘膜接触到血液感染几率仅为0。09%,由于深部扎伤感染HIV(艾滋病)病毒几率低于3‰,一次高危性行为感染的几率很低。HIV更不会通过间接接触而感染。如果正常人接触到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只要皮肤没有破损,就不会感染;当正常人接触到艾滋病感染者的皮肤,而艾滋病感染者没有流血伤口,即使正常人皮肤有破损,也不会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一次无保护的不洁性行为感染的几率是很低的,也不能排除被感染的可能。因此,我们在宣传预防艾滋病的过程中,要求不洁性行为的全程要正确使用安全套,以防万一。

  二、关于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

  众所周知,依靠目前的医疗条件,艾滋病是不能治愈的。因此,很多人“恐艾”可以理解。随着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措施的推广,虽然患病人数在增加,死亡人数却在下降,这说明抗病毒治疗大大降低了艾滋病的死亡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此外,作为正常人,不应该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歧艾症”和“恐艾症”一样,都使艾滋病感染者行为危险化、举止极端化的催化剂。遭受疏远与歧视会使艾滋病感染者产生逆反心理,容易诱发他们进行抢劫、杀人、自杀、性乱等报复社会的行为,这是很危险的。

  三、关于艾滋病感染的早期症状

  艾滋病症状没有特异性,不能单凭症状判断是否感染了HIV。“恐艾者”在极度紧张、生物钟被打乱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降低,于是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神经衰弱症候群等自觉症状,到网上找艾滋病感染的知识相对照时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越对照越觉得像,从而使症状加重,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丧失工作能力。然而,在上述条件下出现的症状对于判断是否急性感染毫无意义。我们认为,发生高危行为后3个月进行检测,结果如果是阴性,就可以100%排除感染可能。

  四、关于艾滋病的病毒检测

  艾滋病病毒分为HIV—1型和HIV-2型,在每型又包含不同的亚型。随着病毒的变异,亚型还可能增加。目前全世界流行的是HIV—1型,我国也如此。有的人在网上看到HIV是高变异病毒 ,即使没有检测出来,也认为自己感染了HIV,恐惧的死去活来。其实,无论它怎么变异,都是HIV,核心的特点是不会变的,而抗体的测试就是针对这个特点进行的,因此,是完全可以测出来HIV病毒的。

  总之,造成“恐艾症”流行的根本原因是对艾滋病传播方式途径缺乏了解。“恐艾者”除了去做检测,重要的是做心理干预。“恐艾症”的增多反映出当前艾滋病宣传产生的正负两面影响。得益于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有高危行为的人警惕性增强,主动来检测,这是好事;但是有不少人拿到“阴性”结果后依旧恐慌,甚至发展为心理障碍,影响到家庭、工作和生活,就不可取了。
股票软件开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为防艾公益性网站,志愿者建议仅供参考,请以医院诊断为准,感谢优尔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寄语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知艾家园 ( 粤ICP备20006108号

GMT+8, 2024-11-23 16:04 , Processed in 0.20824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