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test 发表于 2019-4-15 20:37

艾滋病感染者的成功老龄


各位朋友,大家好。在下是一名疾控艾滋病科医生,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11年了。疾控中心艾滋病科自2005年成立,一直专注与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筛查、治疗随访工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现人群中感染HIV的人,使他们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一来保护免疫功能,二来减少继续传播。自2015年起,我开始关注艾滋病感染者积极心理培养,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人生活都不快乐,何况感染着呢?如何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老去,是我关心问题。1. 感染艾滋病后要面对的问题感染艾滋病后,免疫功能受损,幸有药物治疗大幅延长寿命,使艾滋病变成了慢性病。死不了、能工作、可生育成了新常态。但是,感染者还是要面对一些看不见的问题:1)社会歧视。担心受到孤立、给家人丢脸。生活、医疗、就业中处处小心。2)生活中不确定性增加。寿命预期减少,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都使他们和家人对未来预期不理想。很多美好的规划可能因此打折。3)心理负担。抑郁、焦虑最为常见,但比例在40%左右。多见于确诊感染早期的适应阶段。负面情绪使认知功能也出现下降。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这种现象可能会加剧,慢慢影响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基本生活功能,如驾驶、运动。4)社会交往。因为社会歧视、心理负担、对生活不确定性增加,感染者容易陷入失去自信的局面,认为自身社会价值感下降,失去结交有价值伙伴的勇气。5)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下降。    需要说明,以上这些方面并不绝对,要结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条件、性格、家庭背景等考虑。 2. 什么是成功老龄?成功老龄的定义不同学者各有侧重,但都聚焦于以下方面:1)没有疾病。2)身体、心理功能健全。3)主动投入生活,生活有意义。4)对自己目前的生活、身体状态感到满意。第4条,有些主观。因为每个人情况都不尽相同,对满意的定义也是如此。简单地说,一个感染者,家境贫寒,免疫功能很低,开始服药后副作用很大,但他很知足,认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还活着。另一位,富翁,事业、家庭都很好,身体也不错,但感染艾滋病总让他觉得人生遗憾,闷闷不乐。3. 艾滋病感染者如何实现成功老龄?   艾滋病感染者要实现成功老龄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接受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利于免疫功能重建,减轻机体负担。这一条并不困难,国家推行艾滋病免费治疗。天津这边可以走医保门特,费用很低。2)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合理膳食。这些主要依靠日常养成,它不仅利于身心健康,还能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还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这些慢性病作为老年病在我国流行愈演愈烈。简单地说,养成好生活习惯,受益终生。这和做投资一个道理,而且稳赚不赔。3)认知储备。这听起来有点陌生。认知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受教育、长见识,开眼界。当初确诊感染HIV后,疾控医生的首次流行病学调查,就包含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教育,让感染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疑虑。这就是开始的认知积累。随着生活的继续,年龄增加,工作、生活压力加上艾滋病带来的负担。这就需要一些精神食粮投资,帮助我们。比如,佛经、易经、论语等传统文化,它们经历了数千年的考验,有自己的生命力,也是中国主流价值观的源泉。网上很多,听听这些再看看自己的生活,用它们的力量打消很多不必要的烦恼。所谓杞人忧天,很多烦恼是我们自己找来的,我们还经常重复这种愚蠢的行为,好像拉着磨盘转的牲口。这些精神食粮能帮我们建立认知的资本。遇到困难时,化解困境,不会束手无策。这里多讲一下,这类资源网上很多,也是良莠不齐。不过这没关系,听得多了,有了积累,认知的资本就有了,眼界也就高了。慢慢学着找自己适合的东西来学。还有其他一些国内外大学公开课,范围极广,天文地理、历史哲学、艺术,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兴趣选择,反正不花钱,更不考试。目前国内外对于认知积累对艾滋病的影响研究较多。单多关注于减少抑郁,而非强化积极方面,如心理韧性、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幽默。这其实是一个盲区,与其关注坏的,不如强化好的。这也是我在做的事情。4)认识生命的过程    生老病死,众生都要经历,谁也不能逃避。曾看过一个BBC的纪录片。印度恒河边举行葬礼,一名记者对旁边的僧侣说,这真可怕,这是死亡啊。僧侣笑着回答,你能接受生,为什么不能接受死呢?是的,没人逃到开,干嘛不去面对呢?想想死后能给世界留下什么,死后又能带走什么?   易经中有这么一种思想,人生在不同阶段要进行调整,以适应生存需要。人体、心智都会随着年龄增长变化,身边的人和事也都如此。不同岁数有不同的圈子和行为方式。我们可以简单地画一个轴,0~100岁,每10年一个阶段,每个阶段中经历了什么,和谁在一起,未来他们会怎么样。这不困难。以我为例,上有老,下有小。以后送走老的,养大小的,我的离开日子也不会太远了。一家人未来20-30年大概要经历什么,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也能想出个大概其。   有了这个生命历程的框架,请诸位这样思考。什么是我必须做的?以此为核心,凡是有利于这个目标的积极因素去累积,凡是不利于的消极因素尽量削弱。时不时问问自己死后能给世界留下什么?死后又能带走什么?我相信有灵魂,不为什么,从小就信。之所以能和身边的人们相聚是因为很久很久以前,我们曾在一起,后来分开了。这一生我死以后,来生我们还会相聚。    佛学对这方面讲得比较深入,有兴趣可以看看,推荐:《瑜伽师地论》如昆法师讲记,搜狐视频里有。这是我能找到最权威的版本了。    谢谢大家看我码字,希望能帮到你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艾滋病感染者的成功老龄

本站为防艾公益性网站,志愿者建议仅供参考,请以医院诊断为准,感谢优尔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