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振奋的意外治愈——“基因疗法”带来治疗艾滋病新希望
011年是首个艾滋病(AIDS)病例确诊30周年。自1981年在纽约七名同性恋青年中发现艾滋病以来,该病已累计致死2500万人。每年新增HIV感染病例3300万人,新增患者260万。目前,临床上尚不能根治该病,广为使用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鸡尾酒疗法)仅能有限地延缓病程发展。2011年5月,在《血液》上刊发的论文显示:一名白血病患者在进行骨髓移植后,竟意外地治愈了艾滋病,这被称为世界上首例艾滋病“痊愈”患者。面对艾滋病惊人的流行性和致死率,最为有效的预防手段当属接种疫苗。然而,目前临床上没有一种疫苗接种后,能对HIV病毒进行有效的预防。2011年11月30日,《自然》杂志刊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大卫·巴尔的摩教授(David Baltimore)的研究论文:小鼠一次性肌肉注射含有抗体基因的病毒载体后,便可对HIV病毒长期免疫。无论是骨髓移植治愈艾滋病,还是病毒载体令小鼠长期免疫HIV病毒,都将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指向了“基因疗法”。http://images.infzm.com/medias/2012/0120/50629.jpeg巴尔的摩的研究表明,小鼠一次性肌肉注射含有抗体基因的病毒载体后,便可对HIV病毒长期免疫。善于伪装的病毒理论上说,当HIV病毒感染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所具有“免疫**”功能,本应及时地发现并清除病毒:体液免疫系统可以产生抗体“中和”病毒;细胞免疫系统则可直接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但是,面对机体的“免疫**”,HIV病毒犹如巧妙地伪装了自己,不被免疫系统所发现。HIV病毒分为两种亚型(HIV-1,HIV-2),即使同一亚型的病毒在不同患者体内,病毒的毒株也不相同。实验室中针对某一毒株的所开发疫苗或抗体,往往临床上不能对所有患者适用。2010年《科学》杂志刊文,发现能够中和95%以上HIV毒株的抗体,但是据此设计能够中和所有HIV毒株的疫苗,也难度不小。此外,病毒包膜外壳所具有众多抗体结合位点(药物靶点),要么难以接近,要么高度变异,这也进一步增加了设计疫苗的难度。而就细胞免疫而言,HIV病毒感染后存在很长时间的“窗口期”。此时,感染病毒的细胞并未大量增殖。细胞免疫根本无法识别它。有了以上“伪装策略”,HIV病毒就可以轻易避开免疫系统的**,发生“免疫逃逸”,并进一步引发机会性感染等免疫缺陷并发症。艾滋病病例发现的前一年(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通过接种疫苗,已经消灭了天花。HIV病毒发现之初,又恰逢重组乙肝疫苗成功问世。所以,当时人类曾乐观认为:通过疫苗可以成功地预防HIV病毒感染。但是,近三十年里,虽然在艾滋病的基础研究和HIV病毒学免疫学研究不断取得突破,艾滋病疫苗的设计理念也由从诱导“体液免疫”产生抗体、调整至介导T细胞产生“细胞免疫”。但是,真正有效预防HIV感染的疫苗却迟迟不能问世。2008年默克公司在当时堪称“设计完美”的疫苗,经过3000人次的“STEP”临床试验后,宣告失败。目前为止,临床上最为有效的疫苗当属“RV144”,其预防HIV感染的成功率也不过是31%,这在临床上基本没有应用价值。近日,阴道凝胶(替诺福韦)因感染防护率低也被紧急叫停临床试验。面对可以伪装的HIV病毒,和进展缓慢的传统疫苗,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此时,新兴的基因疗法或许是破除艾滋病防治迷局的一个选择。“不治而愈”的患者2011年,媒体广为报道的首个艾滋病“痊愈”患者,实际上因为白血病在2007年被迫接受骨髓移植手术。恰巧骨髓供体者带有变异的CCR5基因。该基因可以令HIV病毒不能正常感染机体。骨髓移植手术成功后,患者在治愈白血病的同时,其体内的免疫系统发生了“免疫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被骨髓供者免疫系统完全取代,艾滋病也就自然“不治而愈”。2009年,病人连续二十个月未服用“抗逆转录病毒酶”药物,体内依旧没有检测出HIV病毒。医生谨慎地将该病例,以“通过骨髓移植长期控制HIV病毒”为题刊发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1年5月,又将进一步的验证患者“治愈”的结果,以“通过骨髓移植治愈艾滋病患者的证据”为题刊发在《血液》杂志上。该研究以“病例个案”的形式进行报道,多年后HIV病毒是否会复发、该疗法是否适用于其他患者都不得而知。“骨髓移植”这种传统基因治疗手段,若作为大规模的艾滋病治疗方案,基本不具可行性。因为这不仅需要供者体内含有CCR5变异基因,而且受体与供者要通过严格的骨髓配型。此外,移植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治疗成本大。所以,该方法应用于艾滋病的临床治疗几无可能。但是,首例艾滋病治愈患者的出现,还是引起了科学界和公众的浓厚兴趣。因为该病例至少说明了,基因疗法在艾滋病治疗领域大有可为。“基因疗法”是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者体内,起到预防、治疗疾病的临床效果。为了让目的基因在人体内长期、有效的表达,具有永生性和分化能力的造血干细胞,常常是基因疗法中靶细胞的首选。最近几年,由于肌肉细胞转基因操作更为简便,体内存活时间长(超过十年),也开始成为靶细胞的候选。而充当转移目的基因运输载体的,往往是腺病毒、慢病毒等病毒载体。2009年,《自然·医学》杂志刊登论文显示,在目前最大规模的艾滋病基因疗法二期临床中,对74名受试者而言,基因疗法整体安全、有效。“免疫工程”理论加州理工学院前校长巴尔的摩教授,1975年因发现“RNA逆转录酶”而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正是研究HIV病毒复制、传播的理论基础。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鸡尾酒疗法”,也是通过抑制HIV逆转录酶活性来延缓病情的发展。不仅如此,近几十年来,巴尔的摩教授一直是艾滋病防治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他的实验室所倡导的“免疫工程”理论,一直走在艾滋病“基因疗法”研究的前沿。“免疫工程”(Engineering immunity)综合了基因疗法、免疫疗法、干细胞疗法等技术,借助腺病毒、慢病毒等载体,将能够中和HIV病毒的抗体基因导入干细胞。后者重新植入体内后,能够分泌抗体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因为干细胞的永生性和分化能力,所以,借助“免疫工程”技术能够使机体对于HIV病毒的终身免疫,巴尔的摩教授也将此称为“免疫预防”(immunoprophylaxis)。2005年,巴尔的摩教授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文章:若干抗癌基因(肿瘤T细胞受体基因)可以导入小鼠造血干细胞,并成功在体内有效表达。这种方法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具有方法学的意义。这也证明了“免疫工程”技术,通过改造机体免疫系统治疗疾病的可行性。“免疫工程”能够具有抗癌的作用,那么能不能用于艾滋病的预防呢?2009年,巴尔的摩的实验室在《血液》上发表论文:通过慢病毒介导基因转移,能够让小鼠产生中和HIV病毒的广谱性抗体。同年,《自然医学》杂志也刊发了一篇类似的论文,同样采取病毒载体进行基因治疗,可以令恒河猴对SIV病毒产生免疫。而“恒河猴与SIM病毒”正是艾滋病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动物模型。产生抗体的肌肉细胞传统的基因疗法采取“干细胞移植法”:从患者体内取出骨髓干细胞,导入目的基因后再重新植入患者体内。如此操作不仅手术风险大,而且步骤繁琐,每一步都需花费数千美元。为此,巴尔的摩实验室免疫工程课题组首席科学家杨莉莉博士(lili yang)与其丈夫南加州大学的王品(Pin Wang)副教授,共同开发了“靶向基因转导”的方法。该方法可直接将整合有目的基因的病毒载体,直接注入干细胞。这就避开了传统“干细胞移植”的风险。若该技术成熟,干细胞基因疗法的治疗成本有望降至100美元。另外,该课题组开始使用肌肉细胞代替干细胞,作为基因疗法的靶细胞。前者虽不具有干细胞的永生性和分化能力,但是其在体内较长时间的存活期,也能保证预防效果长达10年以上,甚至有望实现终身免疫!巴尔的摩发表在2011年11月30日《自然》杂志上的论文表明:抗体基因借助腺相关病毒载体(AAV),采用肌肉注射法转移至小鼠体内后。小鼠对HIV病毒的免疫力,是常规暴露感染时的一百倍。而且52个星期后,小鼠体内的抗体水平依然能够中和HIV病毒。这意味着,一次性的免疫治疗也许就可以让机体对HIV病毒长期免疫!近年不断出现基因疗法治愈癌症、白血病、糖尿病、帕金斯症、血友病等的报道。但是,基因疗法整体而言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基因疗法中使用的目的基因会永久地整合至体细胞基因组中,其潜在的风险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巴尔的摩自己也承认,啮齿类的动物模型与人体差异很大,倘若基因疗法导入的基因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那么该疗法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目前,巴尔的摩教授正和费城儿童医院的学者联合,争取在2012年获得进行人体试验的批准。面对基因疗法预防HIV感染的价值与风险,正如巴尔的摩本人所言:“我们何不一试,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页:
[1]